中新网珠海4月22日电 (张璐 罗诗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2日在珠海举行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从活动中获悉,广东省已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超160个,修复矿区10.5万亩。
近年来,广东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打造了一批典型示范。例如,红砂岭、大宝山生态修复成效卓著,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目前,广东省已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其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08万平方千米,绘就了“三屏五江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逐步形成陆海联动、通山达海的生态保护修复蓝图。
此外,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扩面提质,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统筹推进,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构建初见成效。据统计,广东省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超160个,修复矿区10.5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37个,营造修复红树林8.4万亩,修复大陆海岸线超200公里。
活动当日举行了“珍爱地球·观南粤”——“厦门经验”广东实践交流研讨会,邀请珠海、江门、湛江、韶关、梅州五市代表对话生态领域权威专家,研讨“厦门经验”对广东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从不同生态本底视角解码“厦门经验”如何在广东落地、生根、开花。
据了解,近年来,珠海市从海域海岛、海岸线、海湾、湿地和历史遗留矿山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生态修复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打造了情侣路浪漫风情海岸带,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获得全国首届“和美海岛”称号。
据悉,本次主题宣传活动实地调研了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的精品修复项目,见证“厦门经验”在珠海落地见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广东实践”经验窗口。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广东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片《南粤实践绿色答卷》,从南岭苍翠的巍峨群峰到珠江奔腾的浩荡碧水,从湿地交织的生态网络到绵延千里的海岸线,生动讲述了广东以“厦门实践”为蓝本,将系统治理的智慧深植山河肌理的实干之路。(完)
早些年,辽阳博物馆原副馆长、文物保护专家邹 ♌宝库曾对记者讲述:新中国成立后 ❤,辽阳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也一直在 ⏩研究、调查这个传说。1957年 ☽,辽阳市文物管理所突然接到火车 ⚡站的电话,说是在托运的货物中发现一件古代屏风,请帮忙鉴定。邹 ⚓宝库和同事到火车站一看,大吃一惊:“这是王尔烈百寿屏,我们找 ✊了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那么久,居然在这里出现了。”他们当即将屏风带回辽阳市文物管 ♊理所进行研究。
针对交感型颈椎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中医正骨整脊配合中 ⛽药调理具有明显优势。整脊疗法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医师的 ♏手法,纠正人体脊柱、关节、筋肉不平衡状态 ☺,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 ⛺种中医特色疗法。通过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能够对颈椎的生理曲度 ♋、关节紊乱进行快速、直接的调整 ♉,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达到立竿 ⏬见影的效果 ⚓。再配合口服中药或者针灸等中医经典疗法,疗效更佳。
本报记者 黄家驷 【编辑:黄家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