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打击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支持“小作文”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记者 汤立斌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凤凰平台正常登录地址16年》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该文件是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有针对性地完善司法政策和裁判规则,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审判监管质效。《意见》涉及多项内容,包括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相关普通代表人诉讼中依法履行代表人职责,支持“小作文”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等。
《意见》全面总结了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实际,提出了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23条意见。
一是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意见》强调,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其中,《意见》提出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的日常监管与稽查处罚力度,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
《意见》明确,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相关普通代表人诉讼中依法履行代表人职责。投资者保护机构接受50名以上投资者委托直接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并作为代表人参加特别代表人诉讼的,相关人民法院在受理、审理案件中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诉讼效率。
二是规范市场参与人行为,塑造良好市场生态。《意见》提出,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回归本源、稳健经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司法规则,支持行业自律组织依法履职,保障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净化资本市场生态,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
《意见》明确,在办理与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有关的股东权利纠纷案件中,要认真审查公司股权结构和控制结构,查清案件当事人与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最终权益持有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协议安排,发现有循环出资、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非自有资金入股,违规持有或管理公司股权等行为的,要及时将相关事实通报监管部门,必要时可中止审理,待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后再恢复审理。
《意见》还提出,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干扰市场正常运行、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对于通过编传“小作文”等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强化司法行政协同,凝聚发展合力。《意见》推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抓前端、治未病”走深走实;强化会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做好司法程序与行政监管程序的衔接,全面提升司法审判执行与行政监管处罚工作质效。
根据《意见》,人民法院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股权拍卖公告中,应当提示受让人须符合监管规则规定的股东条件,并提示股东资格存在不能获批的风险;对于恶意参拍,拍得后未获批股东资格的,相关保证金不予退还;因对法定股东条件把握不准确、不存在明显恶意的,可退还保证金。
四是完善组织保障,切实提升审判能力与监管能力。《意见》明确,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引领,始终驰而不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优化金融案件管辖机制和审理机制,强化金融审判机制和双向交流培训机制等。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将共同做好《意见》落实工作,不断夯实资本市场司法保障的制度基础,优化和完善司法与监管协同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监管执法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程度,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责任编辑:尉旖涵